其他
根本歇不下来!在美国工作的中国出生科学家,和美国本土科学家的显著区别
很多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被同事感觉像是“工作狂”; 实际上中国人勤于工作、少于交际的特征早就被欧美人所注意。意大利记者欧利阿尼(Raffaele Oriani)与斯达亚诺(Riccardo Staglianò)甚至撰写过《不死的中国人》一书,在美国早期则由于中国移民太卷而诱发“排华法案”; 我很认同王宇歌博士在这篇文章中对于中国人卷因的剖析。因为我和我太太也都仍然是工作狂,根本停不下来;这种生活让我们一直战战兢兢,失去了很多生命中该有的乐趣。尽管我们从无数次试图再平衡自己的生活和工作。 但孩子们显然不同,我一直鼓励甚至纵容他们犯错;并认为这是个体成长和形成独立人格的基石。
很多留学后留美的中国人大学时就要双倍努力,既要考好考试争取高GPA,又要上辅导班把GT考高(而他们室友可能在打游戏看电视)。留学后硕士要拼命学习,还要在很短时间内找实习,然后在第二年内要找到工作。一开始工作就要开始准备抽签H1b(现在每年H1b抽中概率不到1/4),然后是PERM,之前怕失业从而失去身份,根本不敢丝毫懈怠。再之后是漫长而焦虑的绿卡申请过程。
而对于博士生而言,虽然可以有博士后和学术界作为缓冲,但博士阶段和博士后本身压力就很大,尤其是对学术没兴趣的人去做博士后,本质就是用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和低廉工资来兑换移民缓冲;而博士生如果不做博士后,那么则跟硕士没太大区别(虽然多了EB1b和NIW选项),依然要走H1b抽签,然后申请绿卡的道路。但是因为博士是5-6年,已经比硕士多了3-4年,而后再走同样道路,人为又将时间延长了3-4年,所以这种情况是EB系列最漫长的,目前从博士入学算起周期都要12年以上(目前最快的是在国内读完博士然后直接来做博士后的情况)。
因此,在这些大型企业尤其是药企,但凡见到这些中国人是美国PhD,又有了身份,又有了很好工作能维持湾区如此高昂的生活成本,每个人都经历了几十年的辛苦奋斗和打拼。
我博士时两个同学都是美国南方本地人,年轻时各种离奇折腾、有了孩子了才开始读大学,有了两个孩子了因为经济原因又回到学校读博士,毕业后又工作,现在都家庭幸福事业稳定。
我之前评论Heartbreak High的时候,我说过我希望我年轻的时候也能去experimenting desire;而我也羡慕这些朋友有机会能在20岁时去figuring out,这样可能你不会有来自于你人生起点的长期慢性焦虑。